文章摘要: 租房和买房是解决居住的两种方式,在发达国家中,租房的年轻人几乎是买房人数的两倍之多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租房是被全世界所认可的。但是在我国,意向购房的年轻人会远远大于租房租住的人,这或许也是在某个程度上促使国内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
租房和买房是解决居住的两种方式,在发达国家中,租房的年轻人几乎是买房人数的两倍之多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租房是被全世界所认可的。但是在我国,意向购房的年轻人会远远大于租房租住的人,这或许也是在某个程度上促使国内房价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
从去年开始,我国的城镇化已经达到了60%,城镇化的推进过程还在进一步进行,据相关机构所展现出的数据来看,在2035年之前,中国的城镇化覆盖率约达到75%~80%之间。从这个比例上来看,中国未来还会有至少2亿的人要在城市里长期定居。
城镇化建设和房地产挂钩,我国在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进程当中,房地产行业迅猛发展,房价也随之上涨。虽然房价上涨的因素和很多方面有关,但是人们对于房子的需求依然是比较强劲的。但是现在我国房屋存量又是一个不小的数字,能够进城打工的人买房又比较困难,这种现实的矛盾问题令很多年轻人所困扰。
约有50%的人认为房子能给人带来安全感,没有房就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家。看来人们对于房子购买的认可度是比较高的,的确现有情况下没有房子不仅自己没有安全感,就连找对象都成问题。中国固有的传统观念是“有房才有家“,这个观念不容易改变,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,人们还是会认同此观点。
正是因为有这种观念和现实原因的影响,才有这么多人愿意为了房子付出一生的努力。去大城市奔波打拼为的就是能在大城市落脚扎根,人要在一座城市里扎根,那么就必须要拥有一套住房。如果没有的话不说别人的看法,就连自己都会觉得融入不了一座城市。
高房价对于年轻人,尤其是从农村来到城市打拼的年轻人来说,依然是一个不得不面临的问题。在城市中手中握有两套房的家庭不在少数,但很多人依然热衷于购买房产。一方面有很多刚需买房者需要买房,另一方面住房不成问题的人也在买房,房价自然而然的就水涨船高。造成房价上涨的因素还有很多,但供与求的关系在市场经济规律当中依然占据了主导地位。
中央台办原副主任杨伟民针对高房价问题也曾经表示:年轻人为生活打拼能独自付上首付就已经不错了,但往往下半生都要为还房贷而奔波。生活质量不如买房之前不说,买房之后连带的全家人都要捂好钱袋子,生怕家庭其他支出影响了还房贷。
杨伟民从年轻人的角度考虑现实的房价过高问题也有其道理,应对房价虚高其实应该从人的买房观念上开始转变。很多人在城市中买不起房子就只能租房,但如果把租房和买房之间的差距进一步缩小呢?在未来5~10年的时间里,买房子和租房子又有什么区别呢?其实这个区别可以用7个字来概括,那就是“差距会逐渐缩小“。如何实现买房和租房之间的差距缩小?其实已经有三种趋势告诉我们答案。
首先,房子用来住的观念深入人心,房子只用来住,房价会持续平稳,购房者和租房者之间差距在慢慢缩小。
国家不止一次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,但手中掌握较多资金的人可不这么想。现在物价上涨很快,要想让手中的财富升值没有太多的办法,而投资房产就是能跑赢财富贬值的方法之一。目前情况看,在国家的综合调控和各类因素影响,下房价将会趋于稳定状态。稳字当头,很多地方的房产就没有太大的升值空间,而且房子本身随着时间变化也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贬值。若投资房产还不如存款升值速度快,那么很多人就不会再去炒房了。所以在稳的形势下,购买房子的人和租房子住的人收益差距在慢慢缩小。
其次,关于租赁住房的政策普及措施马上到来,租房子住将不弱于买房子住。
现在国家通过多种调控措施,使我国的住房模式发生了很大变化,在2020年,国家再次强调,要将大城市的住房突出问题解决好,并对房屋租赁市场和以后的变化提出了预想和部分举措。租房和住房的结构性问题正在慢慢发生变化,现在也有不少城市的房屋租赁市场发展比较快,关于租赁住房的政策相信马上就要来了。未来租房和买房之间将基本没有差距,而且很有可能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租房子住。
最后,租购同权政策将要落实,买房人和租房人在权益问题上将处于同等状态。
现在依然有不少地方将租房者和购房者区别对待,在医疗、教育等问题上尤为突出。如果你是租房者,那么你的子女就上不了附近的学校,因为学校要求子女出具购房证明。现在越来越多的租房者这一权益被得到保障,即使是租房,只要有租赁合同,子女同样能够享有和住房者子女在教育医疗等问题上的同等待遇。
所以在未来5~10年买房和不买房之间的差别将会越来越小,很多人更喜欢租房住,就是因为租房可以随时的变化环境,长期租房也没有太大的压力。如果未来买房的人考虑的不是刚需住房因素,租房发展又比较迅猛的话,可能很多人就会慢慢的喜欢上租房。